一、 同步帶传动
同步帶传动早在1900年已有人研究并多次提出专利,但其实用化却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。由于同步帶是一种兼有链、齿轮、三角胶带优点的传动零件,随着二次大战后工业的发展而得到重视,于1940年由美国尤尼罗尔(Unirayal)橡胶公司首先加以开发。1946年辛加公司把同步帶用于缝纫机针和缠线管的同步传动上,取得显著效益,并被逐渐引用到其他机械传动上。同步帶传动的开发和应用,至今仅60余年,但在各方面已取得迅速进展。
(一)分类
1.按用途分
(1) 一般工业用同步帶传动 即梯形齿同步帶传动(图6-1)。它主要用于中、小功率的同步帶传动,如各种仪器、计算机、轻工机械中均采用这种同步帶传动。
(2) 高转矩同步帶传动 又称HTD帶(High Torque Drive)或STPD带传动(Super Torque Positive Drive)。由于其齿形呈圆弧状(图6-2),在我国通称为圆弧齿同步帶傳動。它主要用于重型機械的傳動中,如運輸機械(飛機、汽車)、石油機械和機床、發電機等的傳動。
![]() |
![]() |
图6-2 同步帶截面形状
Pb—節距 ht—齿厚 hs—带厚
(2) 節距制 即同步帶的主要參數是帶齒節距,按節距大小不同,相應帶、輪有不同的結構尺寸。該種規格制度目前被列爲國際標准。
由于節距制来源于英、美,其计量单位为英制或经换算的公制单位。
(3) DIN米制節距 DIN米制節距是德国同步帶传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格制度。其主要参数为齿節距,但标准節距数值不同于ISO節距制,计量单位为公制。在我国,由于德国进口设备较多,故DIN米制節距同步帶在我国也有应用。
隨著人們對齒形應力分布的解析,開發出了傳遞功率更大的圆弧齿同步帶(图6-3b),紧接着人们根据渐开线的展成运动,又开发出了与渐开线相近似的多圆弧齿形,使带齿和带轮能更好的啮合(图6-3c),使得同步帶传动啮合性能和传动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,且传动变得更平稳、同步帶精确、噪音更小。三種齒形傳遞能力、噪音水平、打滑扭矩的比較如圖6-4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a—梯形齿同步帶 | b—圆弧齿同步帶 | c—近似漸開線齒 |
图6-3 同步帶齿形的变迁
![]() a)RPP同步帶 |
![]() b)梯形齿同步帶 |
![]() c)圆弧齿同步帶 |
![]() d)梯形齿双面同步帶 |
![]() e)圆弧齿双面同步帶 |
![]() f)交错双面齿同步帶 |
图6-7 常用同步帶结构
2.同步帶规格型號
根据国标GB/T11616-1989、GB/T11362-1989,我国同步帶型號及標記方法分別如表6-1和圖6-8所示。
(四)同步帶的设计计算
1.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
同步帶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有:
(1) 承载绳断裂 原因是带型號过小和小带轮直径过小等。
表6-1 同步帶型號
型 號
|
名 稱
|
節 距
|
|
mm
|
in
|
||
MXL(Minima Extra Light)
XXL(Extra Extra Light)
XL(Extra Light)
L(Light)
H(Heavy)
XH(Extra Heavy)
XXH(Double Extra Heavy)
|
最輕型
超輕型
特輕型
輕 型
重 型
特重型
最重型
|
2.032
3.175
5.080
9.525
12.700
22.225
31.750
|
0.08
0.125(1/8)
0.200(1/4)
0.375(3/8)
0.5(1/2)
0.875(7/8)
1.25
|